急性脑出血患者失语偏瘫,“创新入路”微创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摘要: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神经外科与影像科通力合作共同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同时极大的保留了神经功能,避免了肢体偏瘫的发生。神经外科在北医三院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不断提升专科诊治能力,使脑出血患者的微创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60多岁的王大爷突发言语不利伴右侧手脚活动不灵,自行按“脑梗死”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未见好转,遂来到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医生为其查颅脑CT,结果显示左侧额顶脑内团块状高密度影,诊断为“颅内出血”。急诊医生立即协助患者转入神经外科进行治疗。
神经外科医生仔细检查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治疗方案,家属选择了保守治疗。但在治疗中,患者出现了嗜睡、肢体无力加重、恶心呕吐等现象,医生再次复查颅脑CT,结果显示颅内出血量较前增多。
考虑患者住院前曾自行口服200mg阿司匹林,后续颅内出血增多的可能性极大,如不紧急止血、清除血肿,患者进行性出血加重,可能有生命危险。但口服阿司匹林,术中存在出血增多、甚至止不住血以及术后再出血的可能,况且患者又出现了失语及肢体无力症状,颅内出血位置在左侧额顶叶功能区,如贸然手术可能会遗留偏瘫。神经外科治疗团队立即启动MDT模式,邀请北医三院专家林国中副主任医师及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任杨军教授和刘彬教授紧急线上会诊。仔细分析患者病情,研读颅脑CT及多模态影像数据,结合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指出患者虽然是功能区脑出血,但是可以通过非功能区入路,牵开皮层,沿着神经纤维的方向清除血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损伤神经纤维,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同时避免手术损伤导致的新发神经功能障碍。
全面的手术规划、细致的显微操作和良好的团队配合使得患者颅内血肿得到彻底清除,术中几乎无出血,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不仅没有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前已出现的偏瘫症状也逐渐好转。10天后患者可自己行走,并转入康复医学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非功能区入路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杨军主任团队针对功能区病变采取的创新入路,是在多模态影像和导航等智能神经外科技术支持下的精准微创治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进行了人才培养,长期派专家来秦皇岛开展门诊出诊、手术、会诊等医疗工作,全面支持秦皇岛医院的快速发展。本次手术在多模态影像的指导下,精准选择非功能区入路,以微创切口对功能区血肿进行了清除,顺利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并保留肢体功能,这是北医三院神经外科对我院神经外科长期技术和理念输出的成果体现,也为秦皇岛及周边地区百姓带了新的医疗福祉。
医疗科普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
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 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心理因素、脑卒中家族史等。脑卒中的预防可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同时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预防脑卒中也极其重要。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高血压患者、高脂血症患者、糖尿病患者、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重点做好自身疾病的控制,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若发现不适,尽快前往医院就治。
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发生后,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后效果就越好。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浏览 (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