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终结结核病流行,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与你同行
  结核病,这一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占据了结核病例的80%以上,但结核分枝杆菌同样有能力感染人体的其他器官,如骨骼、淋巴结和肾脏,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深知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性,他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理论知识,为广大读者整理了结核病健康科普,以此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正确认识。

一、结核病的本质与核心特点

  结核病之所以令人担忧,首先在于其强大的传染性。它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释放出的含菌飞沫,一旦被他人吸入,就可能引发新的感染。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另一方面,结核病的潜伏性高,感染后可能长期无症状,直到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因此,早诊早治成为了防治结核病的关键。规范治疗下,结核病的治愈率超过90%,但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耐药性结核。


二、传播途径与风险人群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清晰明了,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密闭不通风的场所,如拥挤的宿舍、房间等,结核病的传播风险更高。共用餐具、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播结核病。对于易感人群而言,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HIV感染者、长期使用激素者)、营养不良或过度劳累者,以及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同事等,都是结核病的高风险人群。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特别关注这些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建议。


三、识别结核病的预警信号

  结核病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2周(尤其伴痰中带血或胸痛)、长期低热(午后或傍晚体温升高,夜间盗汗)、体重骤降(不明原因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此外,女性月经紊乱、儿童发育迟缓、淋巴结肿大等也可能是结核病的信号。这些症状容易与感冒混淆,因此若症状持续不愈,务必及时就医。

四、科学预防肺结核

  预防结核病,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接种卡介苗(BCG),以降低重症结核病的风险。其次,阻断传播链至关重要。患者应佩戴口罩,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并焚烧痰液;室内应保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去人群密集且通风差的场所。此外,增强免疫力也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都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对于高风险人群而言,定期体检更是不可或缺。

五、确诊后的应对措施

  一旦确诊结核病,患者应立即行动。前往定点医院(如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进行痰检、胸部CT等检查,以明确病情。国家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6-9个月,不可擅自停药。在治疗初期(2-4周),患者的传染性较强,需单独居住、佩戴口罩,以减少对家人的传染风险。同时,家人也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筛查,以确保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感染。在心理支持方面,患者应保持信心,家属应避免歧视,共同配合治疗。


六、破除关于结核病的常见误区

  关于结核病,社会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结核病并非绝症。只要规范治疗,治愈率相当高。然而,耐药结核的治疗确实更为复杂。其次,症状消失并不等于痊愈。中途停药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并产生耐药性。因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确保彻底治愈。此外,任何人免疫力下降时都可能感染结核病,而非仅限于卫生条件差的人群。最后,虽然动物直接传播结核病给人类的情况较为罕见,但饮用未灭菌的患结核病奶牛乳汁确实存在感染风险。

七、社会共同行动,终结结核病流行

  终结结核病流行,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个人层面,我们应提高警惕,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检查,并牢记咳嗽礼仪。社区层面,应普及防治知识,减少对患者的歧视,营造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政策层面,我国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诊断和一线药物治疗,患者应积极咨询当地疾控中心,了解相关政策并充分利用资源。


  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警惕、科学防护,终结结核病流行!这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更是对社会公共卫生的贡献。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与您携手前行,共创一个健康、美丽的家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