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春季多发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中医认为,春季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
感冒咳嗽:春季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人体的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过敏性疾病:春季万物生长,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且人体在春季的新陈代谢加快,免疫系统相对活跃,更容易对这些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引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哮喘等疾病。
肝病:中医理论中,春季与肝脏相应,春季阳气上升,肝阳、肝火易随之上亢,若情绪不畅、饮食不节等,易导致肝脏气血失调,引发肝病或使原有肝病复发、加重。
心脑血管疾病:春季气温波动大,人体的血管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收缩或扩张,导致血压波动,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
精神疾病:春季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处于调整阶段,若自身调节能力较差,可能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容易使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复发或加重。
怎样预防?
增甘少酸:多吃一些味甘性平的食物,如山药、大枣、粳米、糯米、菠菜、荠菜等,以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少吃酸味食物,以防酸味入肝,使肝气更旺,克伐脾土。
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仁、赤小豆等,有助于预防春季湿热之邪引发的疾病。
早睡早起:春季应顺应自然界阳气生发的规律,早睡早起,以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气血的运行。早晨可适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注意保暖:虽然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但仍有倒春寒的情况,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不可过早地脱去棉衣,尤其要注意脚部、背部的保暖,以防风寒之邪入侵人体。
保持心情舒畅:春季是养肝的季节,而肝主情志,情绪的波动容易影响肝脏的功能。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赏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舒缓情绪。
晒太阳:适量晒太阳可以增加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改善心情,同时帮助人体补充维生素 D,促进钙的吸收,增强体质。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春季适合进行一些轻柔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调节呼吸,舒缓身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适度运动: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以运动后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时间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在气温过高或过低时进行剧烈运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