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血管内二科成功完成首例先心病房间隔封堵术
       2月28日,69岁女患李某因间断胸闷、气短、心悸8天到秦皇岛军工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医生为患者详细检查后以“心力衰竭”收入心血管内二科。
       入院后,心血管内二科主任于红波和医生马瑞玲为患者详细检查,患者心脏彩超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二孔中央型)、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全心增大、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二尖瓣、三尖瓣中量反流、肺动脉压增高(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收缩功能正常、少量心包积液。于主任随即与患者家属商议,建议患者行房间隔封堵术,家属表示同意。
       3月2日下午,心血管内二科于红波主任团队在介入中心为患者顺利完成房间隔封堵术,术后彩超证实左向右分流基本消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领域又前进一步!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房间隔缺损(ASD)科普:
       房间隔缺损(ASD)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3。由于心房水平存在分流,可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从房间隔缺损的发生学方面可将其分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和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两大类。由于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常伴有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畸形。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根据缺损出现的部位分为中央型缺损(卵圆窝型缺损)、上腔型缺损(静脉窦型缺损)、下腔型缺损和混合型缺损等四种类型。多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儿童除易患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外可无症状,活动亦不受限制,一般到青年时期才表现有气急、心悸、乏力等。40岁以后绝大多数病人症状加重,并常出现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衰表现,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1岁以上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罕有自发闭合者,对于无症状的患儿,如缺损小于5mm可以观察,如有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一般主张在学龄前进行手术修补。成年人如缺损小于5mm、无右心房增大者可临床观察,不做手术,成年病例如存在右心房室增大可手术治疗,合并心房纤颤者也可同时手术。部分继发房间隔缺损如位置合适,可行微创的经心导管介入治疗,经股静脉插管,将封堵器夹在房间隔缺损处,闭合房间隔缺损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对于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或肺动脉高压者,仍可使病人心脏功能得以改善,其长期存活率也明显高于未手术病例。
        房间隔封堵术后患者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定期到医院复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