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小小”便秘,居然暗藏“杀机”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的改变,便秘症状很多人都会出现,经常便秘让人苦不堪言,却又常常被忽视成了“小毛病”。近日,秦皇岛军工医院普外二科接诊一位患者,让本以为是“小毛病”的他心生后怕,不寒而栗。     
       海港区55岁许姓患者,因腹痛、腹胀4天入院。普外二科主任邵占勇详细询问病情。患者既往有便秘史及乙肝病史,平时大便3-5天一次,时常需要口服药物及肛门注入开塞露,未曾到医院规范诊疗。根据患者院前相关检查,诊断为肠梗阻、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入院后医生给予相关检查,嘱其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经胃管注入植物油、灌肠等对症保守治疗,但患者梗阻症状仍未得到缓解,且腹痛腹胀加重。邵占勇主任立即组织科内病例讨论,结合患者腹部CT检查及既往病史,考虑患者病情绝对不是便秘引起肠梗阻那么简单,很有可能存在先天性巨结肠。一方面保守治疗效果差患者病情在加重,随时可能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危险,另一方面患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低严重,手术风险亦不容小觑。邵占勇主任经过再三对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及手术风险的衡量,考虑患者目前身体状况一旦出 现肠绞窄可能面临死亡的风险,邵主任果断做出决定,急诊剖腹探查,并申请多学科会诊。
       经过与麻醉科手术室、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迅速而有效的沟通、评估后,普外二科团队进行充分术前准备,为患者实施了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盲肠及部分升结肠极度扩张直径大于12cm,盲肠游离,乙状结肠冗长并与游离的盲肠后壁及系膜粘连愈着,全部小肠、右半横结肠均扩张明显,余段结肠空虚,未触及明确肠管内占位。术中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盲肠及升结肠) 、乙状结肠冗长,邵主任立刻与家属沟通,并及时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及小肠减压术。经过2个小时的精准手术,患者病情平稳,顺利返回病房。
       术后经过普外二科团队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虽然戴着口罩,但是依然掩盖不住患者康复的喜悦。
便秘的病因:
       “小小”的便秘,却暗藏“杀机”,值得每个人去重视。
       便秘通常是由粪便在消化道中移动太慢,或无法从直肠中有效清除,导致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从而引发的排便困难。慢性便秘有许多可能的原因,一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可能与直肠、肛门病变等器质性病变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结肠传输与排便功能紊乱等功能性因素有关,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年龄增长、不良的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等都是便秘发生的高危因素。
器质性便秘:指因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及使用相关药物所引起的便秘。包括结肠肛门疾病:先天性巨结肠等先天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外伤或肿瘤等导致的肠腔狭窄;直肠内折叠等导致的出口梗阻;以及痔疮、肛裂等肛管及肛周疾病等等。 肠外疾病:如脑梗死、截瘫、抑郁症、厌食等精神与神经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前列腺癌等盆腔疾病;以及皮肌炎、硬皮病等疾病。
功能性便秘: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不良排便习惯,如抑制便意,如厕时间过长、排便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饮食习惯,如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过少。不良运动习惯,如经常久坐或卧床。
容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吗啡、抗胆碱药、抗抑郁药等。
       长期便秘易导致顽固性便秘腹胀、营养不良 、巨结肠伴发小肠结肠炎。
如何预防便秘:
1、要坚持参加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比如:散步,还有走路时用双手,按摩腹部肌肉以及增强胃肠蠕动的能力,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该勤翻身。
2、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可以练习每天清晨排便一次,即便没有便意也要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及选择坐式便器。
3、合理饮食,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蔬菜、豆类的食物,多饮水,每天至少饮水要大于1500毫升左右,尤其是每天早上起来和饭前要饮一杯温开水,可以有效预防便秘,此外还要吃些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比如:芝麻、蜂蜜等。
4、其他一些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不滥用泻药,积极的治疗全身性疾病或肛周疾病,调整好心态。积极到正规医院就诊,排除肠道占位等病变。
       秦皇岛军工医院普外二科对胃、结直肠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危急重症能够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及治疗,治疗效果深得患者的满意,在便秘的诊疗方面有着规范的诊疗措施,现开展多项便秘病因诊断检查项目,如排粪造影、慢传输实验、电子肠镜等,针对病因,解决患者的困扰。
 
                        

返回列表